专职消防员在高空救援时确保自身安全至关重要,可从准备、操作、应急三阶段采取措施:
准备阶段
全面评估现场:到达现场后,消防员要对现场环境展开细致勘查。查看建筑结构稳定性,留意有无裂缝、倾斜等情况;评估天气状况,强风、暴雨、雷电等恶劣天气会增加救援风险,必要时需等待天气好转;还要确定救援区域周边是否存在障碍物、电力线路等危险因素。
检查装备器材:对高空救援所需的装备器材进行全面检查,确保其性能良好、无损坏。如安全带是否有磨损、断裂迹象,安全绳是否牢固,挂钩、锁扣能否正常使用,以及救援担架、绳索升降设备等是否完好。
制定救援方案:根据现场评估结果和被困人员的具体情况,制定科学合理的救援方案。明确救援人员的职责分工,确定好的救援路线和方法,考虑到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。
操作阶段
正确佩戴装备: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正确佩戴和使用个人防护装备。安全带要系紧并调整到合适位置,确保其能够有效固定身体;安全绳要牢固地连接到可靠的固定点上,并且要预留足够的长度;头盔要戴正、系紧下颚带,防止在救援过程中脱落。
规范操作设备:在使用绳索升降设备、救援担架等专业设备时,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。熟悉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方法,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设备故障或人员受伤。在进行绳索升降时,要注意控制速度和力度,保持身体平衡。
保持安全距离:在进行高空救援时,要与其他物体保持安全距离,避免碰撞。特别是在有电力线路的区域,要与电线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,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。同时,在移动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周围环境,避免撞到障碍物。
应急阶段
设置安全备份:在救援过程中,要设置必要的安全备份措施。例如,使用双绳系统,当一根绳索出现问题时,另一根绳索可以作为备用保障;配备备用的安全带、安全绳等装备,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及时更换。
实时监测状况:救援过程中,消防员要时刻关注自身身体状况和装备运行情况。注意观察安全带、安全绳等装备是否有异常磨损、松动等情况,如有问题及时处理。同时,要注意自己的身体疲劳程度,避免因过度疲劳导致操作失误。
团队协作互助:高空救援通常需要团队协作完成,消防员之间要保持密切的沟通和协作。在救援过程中,要互相观察、互相提醒,发现队友出现危险情况及时给予帮助。同时,要按照预定的分工和信号进行操作,确保救援行动的协调一致。